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详情

纳琳威:被“逼”出来的领头羊
  • 信息来源: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 发布日期:2023-06-08 10:08:58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一步步被“逼”向前的过程中,纳琳威打通了TPU漆面保护膜的全产业链条。

 

“专门研究纳米这件事儿,我们也是完全被逼出来的。”纳琳威纳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琳威”)董事会秘书唐璇语气轻快,又带着些许无奈。


在决定自主研发的那一刻,创始人肖琳也没有想到,纳琳威会在这个领域大展身手,成为行业领军者。


当前,从生产原料到产品形态,纳琳威拿捏了无机纳米塑料研发生产的全线,打破国际垄断,实现国产替代。以PET功能性光学薄膜、TPU漆面保护膜为主旗帜,纳琳威向全球无机纳米塑料领域输出了国产力量。

 

迫不得已去创新

“创客中国”大赛颁奖典礼结束后,我们与唐璇一起走到了采访室,从她雷厉风行的姿态中可以看出,纳琳威在走“上坡路”,向上攀登行业的高峰。


2015年(时间待确认),当纳琳威铺设产线、整装待发为新一轮精密涂布进行“上色”时,传来了日本厂商“不再出售纳米涂层”的消息。“作为精密涂布的卡脖子技术,当时国内没有厂商能够掌握这项技术,但当时我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日本厂商‘不再供给’的消息无疑把我们一年多的努力都白费了。”唐璇说,“没办法,产线、装备摆在那里,咬咬牙,我们决定自己做。”


于是,纳琳威的自主创新便从精密涂布的上一关节——纳米粉体开始。结合日本厂商“提示”,纳琳威自主采购稀土,开始研究如何将其研磨成20-50nm的颗粒。“越细的东西越容易聚集,粒径也就随之变大,甚至超出产品生产的区间,与此同时,还要保障颗粒分散均匀。”


层层要求“加码”下,产品制造难度逐渐升高。但得益于早期纳米超分散研磨技术经验,纳琳威很快便自主研发了纳米研磨分散技术,实现了粒径20-50nm纳米颗粒以其原始尺寸在溶剂中均匀分散,并成功开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全球先进的纳米功能内添加膜材技术,制备出塑料原料——功能性母粒。


“但母粒质量的好坏,只能在下游产品生产过程中显现,想要产出合格且适合产业化生产的母粒,中试线实验必不可少。”唐璇斩钉截铁地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度颇大。在现实生产中,小产量的膜生产,厂家难以支持,200万一次的大规模实验,纳琳威难以承受。“没有办法,我们只能自己搭建中试线。”


恰逢纳琳威一筹莫展之际,设备厂商工程师的加入,解决了这一难题。很快,纳琳威便搭建起小型但却足够的中试线,将实验成本降至2000元一次。


原料质检合格,将原料加工成产品也是顺理成章。随着PET功能性光学薄膜产品、TPU漆面保护膜产品的上市,纳琳威搭建起了TPU漆面保护膜生产的全产业链条,在该领域内成为首屈一指的领军者。


一路被国内空白技术市场“逼”着成长,当时觉得步履维艰,但如今回头看,唐璇感觉那是一段纳琳威飞速成长的时光。

 

不知不觉已登顶

自2015年PET功能性光学薄膜产品投入市场,纳琳威便开启了一路“开挂”的道路。


一经出“市”,PET功能性光学薄膜产品便打破了国外巨头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成功实现进口替代。“性能好,价格低,超高的性价比使得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迅速推广开来。”唐璇说。


截至目前,PET功能性光学薄膜产品已带动国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日本、韩国、美国的市场份额压缩到20%以内。


2019年9月,纳琳威TPU漆面保护膜产品上市。作为纳琳威的另一王牌,TPU漆面保护膜产品的表现与PET功能性光学薄膜产品不相上下,占据了2020年度国内新车车衣(TPU漆面保护膜)贴膜市场40%左右的市场份额。


“从一辆车2万到5-7千一台,毫不客气地说,TPU漆面保护膜改变了国内汽车隐形衣市场。”


据唐璇介绍,TPU漆面保护膜产品带有自修复功能,在不破坏原漆面的情况下,增强漆面亮度,不仅可以让汽车漆面免受化学物质腐蚀及酸雨、紫外线等侵蚀带来的漆面老化、变黄等困扰,更有对于细微划痕有自动修复的功能。技术过硬,性价比高,在此背景下,纳琳威与一汽奥迪、蔚来等汽车厂商展开合作。


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2018年,纳琳威牵头起草了《汽车漆面保护膜》国家行业标准,成为行业内毋庸置疑的领头羊。

 

意气风发来展望

今年9月,纳琳威荣获2022“创客中国”上海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一等奖,代表上海出征国赛成为纳琳威下个阶段的目标。


作为一个成立仅7年的年轻企业,纳琳威的成长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测。而在飞速发展的背后,是纳琳威对技术的尊重。“一切为科研让路是我们内部的准则,”唐璇说,“纳琳威给予技术人才足够的试错空间。”


在对技术的尊重下,纳琳威的产品技术研发自研率达到99%以上。“但这也不意味我们不与高校展开合作。”唐璇解释说。


2022年8月,纳琳威与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达成合作,共同成立东华—纳琳威功能膜研发中心,实现东华大学与纳琳威最大程度资源共享,推动双方在技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促进功能膜材料产业的转型升级。


“只要我们技术足够硬,任何‘卡脖子’的动作都不能阻碍我们的发展。”在唐璇看来,纳琳威一路的成长道路上,硬核的实力使得他们面临的机遇始终大于挑战。“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你技术足够硬,所有的资源都会向你聚拢。”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未来,纳琳威将翻越许多“不可知”的技术山巅,站上更高的峰顶。“我们希望希望成为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材料型公司,制造更多的开创性材料,实现人类的升级换代。”

服务云咨询热线: 021-64225003
一网通办咨询热线:
12345
机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