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详情

SynSense时识科技:从0到1, 类脑智能商业化落地“领头羊”
  • 信息来源: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 发布日期:2023-06-08 10:13:04

什么是类脑智能?

类脑智能又称为类脑计算,上世纪80年代末,“集成电路之父”Carver Mead教授首次提出类脑计算的概念。类脑计算这一想法摆脱了传统的计算模式,模仿人类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渴求开发出快速、可靠、低耗的运算技术。


类脑智能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但类脑智能并非直接复制人的大脑。类脑智能希望通过研究人类大脑的工作机理,借鉴生物大脑超低功耗、超低延迟的信息处理优势,为愈发广泛的智能交互场景赋能。


创立于2017年2月的SynSense时识科技,就是全球领先的类脑智能与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

 

多年深耕类脑智能

SynSense时识科技专注于类脑智能的研究与开发,以苏黎世大学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20多年全球领先的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为基石,聚焦边缘计算应用场景,提供超低功耗、超低延时的全栈式解决方案与服务,是全球唯一横跨感知与计算两界的类脑科技公司。


“一开始我是在欧洲成立的这家公司,2019年年底做A轮投资的时候,2020年我们将母公司搬回国内。”SynSense时识科技的创始人兼CEO乔宁博士回忆道。“当时主要是考虑到国内的应用发展更加成熟,更适合SynSense时识科技的产业落地场景多样化,而且国内的资本较活跃,对于时识来说都是很好的机遇。”


创始人乔宁博士多年深耕于类脑智能,先后发表类脑相关国际论文30余篇、SCI20余篇,引用量1400多次,相关专利30多项,负责了10余个高性能亚阈值模拟电路、高速异步电路、类脑计算架构及类脑芯片设计,还主导十几项欧盟类脑研发项目,10余颗类脑芯片研发的工作。


“我之前所在的研究所是苏黎世大学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合创的神经信息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成立于1995年,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交叉设计的研究所,一直专注于做相关的技术布局,这也是SynSense时识科技类脑智能技术的最初源头。”乔宁博士说道。


目前SynSense时识科技的研发团队占比70%,其中有近40位博士,且都是顶级高校的博士,包括30位外籍人才,“10个国家的人聚在一起研究类脑智能的技术落地,这对时识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乔宁博士说道,“目前为止,我们合作的都很不错,而且是行业内公认的引领者。”

 

从无到有的突破

“我们靠技术说话,而不是一个风口或者噱头”乔宁博士说道。


类脑智能是通向人工智能的终极解决方案,受大脑神经运行机制和认知行为机制启发,以计算建模为手段,通过软硬件协同实现的机器智能,让机器实现低能耗、高功效的计算,是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最可能路径之一。


其中类脑芯片作为类脑智能的关键部分,借鉴生物大脑的信息处理方式,以神经元与神经突触为基本单元,模拟生物大脑神经元的功能特性、信号传递和学习方式,能够让计算机在低能耗情况下完成感知、学习、记忆、决策等任务,让智能更聪明。


乔宁博士补充道:“目前严格来说,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类脑芯片产业落地,IBM、英特尔等公司都在做类脑布局,但更偏向于研究型芯片,而不是商用芯片,SynSense时识科技的SOC是属于世界上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面向产业化落地的类脑芯片。而且SynSense时识科技的类脑芯片主要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基于全新的运算机制、全新的芯片架构以及全新的算法支持。”


SynSense时识科技率先实现了类脑芯片商业化应用零的突破,为人工智能向认知智能发展,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和伙伴共同构建 “端到芯” “物与物” “物与人” 万物智联的认知生态,引领全球类脑智能应用与发展,为人类未来美好生活创造福祉。

 

全新的赛道

目前,Synsense时识科技正在积极进行芯片量产化的布局,SynSense时识科技的类脑智能技术为人工智能边缘运算赋能, 落地场景包括智能家居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安防、工业物联网等。


SynSense时识科技开发事件驱动的神经形态处理器,主要用于实时视觉、语音等信号处理。SynSense时识科技低功耗、低延迟的类脑处理器为永远在线的物联网设备和边缘计算应用(如手势识别、面部或物体检测、定位、跟踪和监视)开发铺平了道路。 “对于类脑技术在智能玩具领域的应用,我们有望打开智能玩具交互的新局面,推出全新的基于类脑智能的视觉交互功能,比如当用户与玩具进行手部动作互动时,用户做什么动作,智能玩具可以跟着用户一起做。”


除此以外,SynSense时识科技还在开发高速动态识别处理器,“比如在机器人赛道的应用,类脑技术能提高机器人对于环境的感知,针对避障、检测、识别路径等应用场景,类脑处理器可以应用在无人机领域,利用端侧电池来驱动载体使其拥有较强的视觉识别能力。”乔宁博士解释道。


类脑芯片的发展能够成功解决人工智能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像晶体管的发展逼近物理极限,摩尔定律即将失效的问题,以及端侧算力不足,高算力场景依赖于云计算,数据从端到云的传输消耗了大量的功耗和成本等硬件问题,时识科技的类脑智能不仅可以将功耗降低100—1000倍,还可以提高响应速度以及降低成本,将在多个产业赛道实现持续创新、端云融合的新景象。


对于未来,时识有着清晰的目标,“我们将会更好地支持新兴产业、赋能传统产业,发挥我们的端侧计算能力,设计全新的产品,进行全新的布局,用类脑芯片应对丰富的应用场景需求。”乔宁博士说道。


多年来,SynSense时识科技利用丰富的低功耗神经形态电路研发经验,在神经形态运算、皮层计算和机器学习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世界提供了超越当今技术所能实现的独特视角和美好愿景。

服务云咨询热线: 021-64225003
一网通办咨询热线:
12345
机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