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详情

海默新宸:水下高端装备的“隐形冠军”
  • 信息来源: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 发布日期:2023-06-08 10:24:48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欲上下而求索。”对于深海领域高端装备的开发和探索,海默新宸水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小平如此感慨道。


眼下,碳中和是国家重点战略方向。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方表态,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道路上,天然气与广义清洁能源比,技术更成熟、成本更低,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过渡资源。因此,天然气的开采也受到各方的关注。


在水下天然气的开采上,海默新宸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台水下多相流量计工程产品,实现1500米水深范围内的水下多相流量计的国产化应用,这不仅填补产业上的空白,还为中国水下高端测控装备的制造和探索注入了新的动能。海默新宸最新的多相流量计产品已经能够满足深水3000米的工况要求。

 

攻克“卡脖子”,实现国产替代

当前,海洋油气的累计产量与陆地还有较大差距。数据统计,尤其是深水和超深水的石油累计产量仅占其技术可采储量的12%和2%;天然气累计产量仅占5%和0.4%。未来,海洋油气具有极大的资源潜力,是全球重要的能源增量区。


由于内陆和近海资源已经得到大量开发,目前国内油气资源开发需要向深海进发。过去20年深水开发仅贡献了约30%的全球油气发现量,而目前深水发现曲线持续陡峭上升, 丝毫没有趋于平缓的迹象。中国海洋天然气资源开发主要依赖中海油,中海油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天然气进口商,主要来源是澳大利亚、卡塔尔等国。


深海油气的开发主要依靠水下生产系统,水下生产系统以及显著的技术优势,可观的经济效益得到各大石油公司的广泛关注和应用。但水下生产系统关键设备长期被少数国外厂家把持,由于需要在水下持续作业20-30年,维修或回收成本极高,所以对产品可靠性要求极其严苛。这使得中国海洋油气开采存在被“卡脖子”风险。


针对于此,在多相流量计深耕多年的海默科技,2016年承担了中海油研究总院牵头的国家科技部“十三五”水下生产技术子课题“水下多相流量计样机研制”项目研发。


历时数年攻关,海默科技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台水下多相流量计工程产品。据陈小平介绍,该产品基于成熟的双能伽马射线及文丘里计量技术,可适应恶劣的水下应用环境,实现在线实时计量,满足信号的连续采集,并达到小体积、高强度、抗腐蚀、长寿命的要求。


资料显示,“水下多相流量计样机研制”项目的目标是研制适用于1500米水深,可同时计量单井油、气、水产量的水下多相流量计,并完成与水下生产系统的联调测试。


谈及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陈小平分别从“技术”“制造”“市场”等三方面作出解答:

在技术上,海默水下多相流量计采用世界领先的多相流计量技术,计量精度领先于其国际竞争对手,其产品通过了国际权威机构认证(中国船级社CCS、挪威船级社DNV);

在制造上,海默在其子公司上海清河机械拥有一套水下高端装备的生产线,上海清河机械是哈里伯顿“全球优秀供应商金头盔奖”获得者,具备优秀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市场上,海默新宸与国内外优质客户关系密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已完成由产品研发到工程化应用的转化,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对于水下多相流量计的突破,海默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窦剑文曾表示,伴随中国对海洋深水油田开发的逐步深入,中国企业能制作出这个设备,从国家能源安全角度讲,也具有战略意义。

 

携手中海油,共塑水下高端装备制造的里程碑

在创新的道路上,海默新宸也遇到不少挑战。以解决核心材料为例,研发团队仅在深水多相流量计的射线窗材料的选型上,就耗费了近两年时间,筛选了几十种材料,最终独辟蹊径,采用新材料和创新算法攻克了核心技术难题,并于2018年底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台可工程化应用的水下多相流量计。


在陈小平看来,水下多相流量计的成功与行业巨头中海油的合作密不可分。此次合作无论对于海默新宸的发展,还是对于水下高端装备的制造,都是至关重要。


中海油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运营商,公司的装备规模和技术水平均位,居国际同行前列。其服务贯穿海上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各个阶段。


面对新技术和新产品,中海油给予海默新宸证明自己的机会。2019年,与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签订了合同,该国产水下多相流量计用于南海东部海域的流花21-2油田项目,首次打破了国外大公司在该领域的垄断。


通过与中海油的合作,2022年2月 ,海默新宸取得Baker Hughes水下生产系统关键设备供应商资格,这是国内唯一。 同年3月,海默新宸获得“深海二号”陵水25-1大气田开发项目10台水下多相流量计订单,订单金额近4000万元,是我国首次在1000米水深工程项目上大规模采用国产核心装备。同年6月,海默水下多相流量计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数据统计,当前海默新宸已获得授权专利12项,正在申报的发明专利8项,2021年收入1350万元;2022年预计收入4000万元。


面对“十四五”,海默新宸正与中海油共同探索新一轮的合作。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双方将在水下生产系统中的核心装备开发上继续展开深入合作,打造更多“中国制造”的深海核心装备,攻克一个个“卡脖子”难题。


面对未来,陈小平表示,一方面将力争提升年营业收入突破3亿元,净利润过亿元,进而使公司具备申请科创板IPO的条件。另一方面,海默新宸将推出水下温压表、超深水可回收水下多相流量计、浅水多相流量计、水下化学药剂注入装置等更多的新产品,进一步打开水下生产设备市场,为中国水下高端测控装备制造开辟出一片“新蓝海”。

服务云咨询热线: 021-64225003
一网通办咨询热线:
12345
机构职能